2020年12月,財新智庫高級研究顧問、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教授、清華大學中國經濟社會數據研究中心主任、國家統計局原副局長許憲春接受路透財經早報專訪。以下轉載自路透財經早報:
·新經濟將帶動今年經濟繼續走穩,四季度增速料6%左右
·明年中國經濟補疫情窟窿,增速可達7-8%
·明年政策可能會逐漸走向穩定、走向精準
·未來5-10年中國經濟增速在5.5%左右

率先從新冠疫情中恢復的中國經濟明年增速將進一步提升。財新智庫高級研究顧問、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教授、清華大學中國經濟社會數據研究中心主任、國家統計局原副局長許憲春最新表示,明年將補上今年疫情導致的窟窿,全年增速可達7-8%,但這種較快的增長并非常態,他認為中國目前潛在增長率在6%左右,預計明年三、四季度,經濟將開始回歸正常。
許憲春教授接受路透專訪時指出,由于中國經濟體量已很大,增速回落在所難免;但另一方面,新經濟的高速發展減緩了整體經濟增速的降幅,他建議應將在新經濟中發揮重要作用的數據資產納入統計范圍。
“明年經濟會補今年疫情留下的窟窿,肯定增長較快,但這種較快的增速不是正常的速度,只是彌補今年下降的走勢?!痹S憲春教授認為,從季度看,明年三、四季度,經濟增速會回歸正常;從年度看,后年會回歸正常。
他指出,由于今年基數低,估計明年一季度經濟增速會達到10%左右,二季度可能為8%左右,三、四季度約6%,全年在7-8%。整體而言,新冠疫苗可能投入使用、中國加入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(RCEP)等都是對明年經濟的利好。
“明年政策可能會逐漸走向穩定、走向精準?!彼硎?,穩定意味著,疫情過去了,刺激力度可能會減少,過度刺激有風險,要在增長和安全間考量;同時導向會更加精準,對小微企業、民營企業、新經濟新動能等領域等會更精準。
貨幣政策方面,他認為2021年將正?;?,疫情期間超常規貨幣工具將逐步退出,穩健的貨幣政策將更加靈活,精準導向。
盡管一季度受新冠疫情沖擊,中國經濟增速驟降至-6.8%,但此后逐季恢復,二、三季度GDP同比增速分別為3.2%和4.9%,在全球主要經濟體中一枝獨秀。國際貨幣基金組織(IMF)10月下調今年全球經濟萎縮預測,稱中國將是唯一錄得正增長的國家。
不過,從中長期來看,中國經濟增速下臺階恐怕難以避免。許憲春表示,2007年中國經濟增長達到峰值14.2%,2015年之后降到7%和7%以下,去年則為6.1%,從14.2%到6.1%,回落了8.1個百分點,平均每年增速回落0.7個百分點。
他指出,中國經濟增速回落的原因,一是中國經濟體量較大,二是支撐經濟增長的要素在變化,比如勞動要素,中國勞動年齡的人口2012年就已經減少了,而自然資源要素對外依賴程度變高,此外中國技術水平和發達國家的差距在縮小,現階段更多要靠自己創新。
“中國現在的潛在增長率大約在6%左右,因為經濟體量已經很大,現在一個百分點的增長與10年前、20年前相比,意義是不同的?!痹S憲春教授表示,將來增速可能還會回落。
他稱,改革開放之后,中國已經保持了30年的高速增長,40年年均增速依然達到9.4-9.5%,已相當不容易。增速回落很正常,今后最重要的是注重經濟增長質量。
“未來5-10年,我認為中國經濟增速大概在5.5%左右?!彼f道。
中共十九屆五中全會勾勒的“十四五”經濟社會發展目標和2035年遠景目標,淡化了經濟總量指標,緊扣“雙循環”本質強調高質量發展。會議因此將科技創新擺在第一位,并提出把發展經濟著力點放在實體經濟上,要建設“三個強國”+數字中國。
**新經濟崛起**
隨著中國經濟增長降速,增長質量的重要性愈發凸顯。許憲春教授在多個場合表達了對新經濟的深入研究,他對路透稱,近些年,新經濟增速較快,新經濟增加值占比也在上升,只是體量還較小,沒有完全對沖掉傳統經濟增速的下降幅度。
但是,他也指出,新經濟已經減緩了整體經濟增速下降的幅度,“如果沒有新經濟的快速發展,恐怕近些年整體經濟增速下降的幅度會更大?!?/p>
據其介紹,2015-2019年這五年,新經濟增加值的年均名義增長為13.9%,新經濟在GDP中所占的比重依次為14.8%、15.3%、15.7%、16.1%和16.3%?,F行新經濟增加值的統計,是把新經濟分類成新產業、新業態、新商業模式,根據該分類制定統計調查制度。
他舉例稱,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在一季度GDP下降6.8%的情況下增長13.2%,帶動經濟增長0.6個百分點,二、三季度增速逐漸上升至15.7%和18.8%,對GDP的恢復也起到很大作用。
再比如,高技術制造業前三季度增長5.9%,比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快4.7個百分點;網上零售前三季度增長15.3%,比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速快了22.5個百分點。
他指出,高技術制造業,信息傳輸、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,網上零售這些新產業新業態減緩了2020年一季度經濟的下降幅度,對二、三季度的經濟增速回升也起到很好帶動作用,相信四季度也會保持相對較好的增速。
“所以我認為,四季度的經濟增速比三季度要好,估計四季度經濟增速能達到6%左右,全年在2.2%-2.5%之間?!痹S憲春表示。
許憲春教授此前已建議,將新經濟中發揮重要作用的數據資產納入統計。他對路透表示,關于數據的支出目前作為中間消耗來處理,沒有計入GDP。但數據具有固定資產的屬性,是人類生產活動創造的資產,并且在今后的生產過程中長期發揮作用,不是一次性消耗掉。
他指出,現在隨著數字技術的發展,人類收集、存儲、加工、處理,開發應用數據能力大幅提高,數據呈現爆發式增長,在企業生產經營和政府治理中發揮了重要作用。
至于為何沒有量化計入GDP,他認為,一方面是有個過程,最近幾年數據的作用才凸顯出來。另一方面確實有難度,包括三點,一是數據資產的范圍怎么確定,有哪些數據作為固定資產來處理?二是資料來源不好確定,可能涉及到法律、個人隱私、商業秘密等問題;三是對數據估價難度較大。
談及消費,許憲春教授認為,最近五年(2015-2019年)消費對經濟增長的拉動作用是最大的,今年主要受疫情抑制,是暫時的,明年之后會恢復消費對經濟的主要拉動作用,“中國已經到這個階段了,不能光靠投資了,至少五成以上的經濟增長會由消費來拉動?!?/p>
他表示,中國有龐大的市場,內循環為主是必然的走勢,國際環境錯綜復雜,過度依賴也不合適。過去中國主要靠市場、低價勞動力,將來除了靠龐大的市場,更多還要依靠技術進步和創新,要解決自身“卡脖子”問題,如基礎理論、基礎原材料、基礎軟件,以及關鍵設備和零部件。
許憲春教授,經濟學博士?,F任財新智庫高級研究顧問,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教授,清華大學中國經濟社會數據研究中心主任,兼任中國統計學會副會長,國家統計局原副局長。長期從事中國政府統計理論研究和實際工作。
本文全文轉載自路透財經早報、中國經濟社會數據研究中心公眾號,轉載時略有修改
2020年12月11日